每次到故宮博物院,我每每一個人總是第一個往書畫展覽室鑽,因為我每次最想看的就是那幾件,王羲之《快雪時晴帖》、蘇軾《寒食帖》、趙佶的《詩帖》、范寬《’谿山行旅圖》、郭熙《早春圖》、李唐《萬壑松風圖》,只要能看到這幾幅,我就心滿意足,尤其王羲之的《快雪時晴帖》 、王珣的《伯遠帖》 、王獻之的《中秋帖》是三希堂的法帖,能夠一次看足的話,更是令人心生快意。

王羲之的《快雪時晴帖》是我每次的首選目標,文字簡短,書蹟以圓筆藏鋒為主,起筆與收筆,鉤挑波撇都不露鋒鋩。

一千七百年前,在一場大雪過後,王羲之隨手寫下著名的《快雪時晴帖》。

 

《快雪時晴帖》原文:

羲之頓首。快雪時晴。佳。想安善。未果為結。力不次。王羲之頓首。山陰張侯。

 

大雪過後,天候轉晴,想起了遠方的朋友,便提起筆表達思念之意,王羲之以這件短札向友人表達問候之意。因為王羲之的原本可能早已陪葬在唐太宗之墓內了,所以現存本室唐代臨摹的,末行「山陰張侯」是收信人的名字,原本寫在信箋的封面,因此與原蹟一併摹在同一張紙上。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王羲之書法初學衛夫人,後來改變初學,博採眾長,草書師張芝,楷書學鍾繇,又遍習蔡邕、梁鵠、張昶等書,精研體勢,增損古法,一變漢、魏質樸書風,創妍美流變之體,所以唐人稱讚他:「兼撮眾法,備成一家,為萬世宗師。」

對王羲之來說,《快雪時晴帖》幾乎只是一封簡短到像便條紙的信而已,卻建構出中國人獨特的書法美學。

今日上午一陣雷雨,中午卻已放晴,白日臨《快雪時晴帖》也許有一點點的合時的味道。

快雪時晴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敏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