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避諱」是中國古代極為特別的習慣,讀古書時,若一不小心,就很容易被誤導。最為人所熟知的例子,大概就是高中國文教材中,唐代魏徵《諫太宗十思疏》裡以「人」代「民」(避太宗李世民之諱)的現象了。知道的人,當然會發出會心的微笑,但不知道的人,恐怕就算是想破了頭,大概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
陳新會先生所著《史諱舉例》,是讀史者必備的工具書之一。雖然陳先生並沒有網羅古今文獻的避諱資料,但其中所提出的諸種原則與現象,已讓我覺得受益無窮,也因此稍微思索了一下關於「避諱」這個習慣背後所具有意義與功能。

關於「避諱」這個習慣,說起來的道理很簡單。在《左傳.桓公六年》中便記載申繻曾說過命名的原則為「不以國、不以官、不以山川、不以隱疾、不以畜牲、不以器幣。」,若不遵守此一原則,則可能造成「以國則廢名,以官則廢職,以山川則廢主,以畜牲則廢祀,以器幣則廢禮。」等後果。這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,便是用國、官、山川等等名稱來為子弟命名,會造成稱呼上的混淆,進而形成不便的情況。為了避免此種不便,其解決的方式如果不是人改名,便是被命名之物喪失了功能。

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工具,當語言有可能產生混淆時,當然需要加上一些輔助性的措施,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發生。而「避諱」,正是這些輔助措施的其中之一。只是從陳先生的書中也可看出,古人玩避諱也著實玩過了頭。不論是《左傳》的記載,或是《禮記》中〈曲禮〉與〈內則〉的記載,都強調避諱是用在「名子」之時,也就是為小孩命名時的注意事項。因此,為小孩命名時,家尊長之名要避,本在情理之中;皇親貴胄之名要避,則是為了避禍。這些都是以善意為出發點的生活規範。但到後來為了要迎合皇帝貴族的虛榮,卻變成要改經、改姓、改官名、改地名,那不但是背離了避諱的本始意義,也造成了後人不少的困擾。這也無怪乎柏楊會在其作〈古代的忌諱血淚史〉中,大肆嘲笑古人談避諱是野蠻部落的行為,是「對權勢的一種卑屈諂媚」。

附記:說到命名,在一般菜市場名中,可以有二個口訣。男生命名,最常見的大概就是「堯舜禹湯,文武聖賢,智勇德義,英雄豪傑。」;女生命名,則常見到「梅蘭芷萍,芬芳美麗,淑真慧敏,婷亭玉莉。」博君一笑,以上有雷同者,請勿見怪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敏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